
什么是嗜睡癥
嗜睡癥是一種神經功能性疾病,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。理論上睡眠可以發生在任何的時間段內,但實際上最常發生的是在不活動或單調、重復性活動階段,當發生在從事活動的時間段時,就會有發生危險的可能性。
嗜睡癥常發生在15~30歲的年齡段,男人和女人受影響的程度一樣,一旦出現可能會伴隨終生,很難徹底根除。過多的睡眠會引起顯著痛苦或職業、社交等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下降;也會有認知功能方面的改變,表現為近事記憶減退,思維能力下降,學習新事物能力下降。
嗜睡四大癥狀
1.白天睡意過多。這種癥狀是嗜睡癥最為明顯的癥狀,日間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,睡眠發作后患者會感覺到精神煥發。
2.猝倒。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,患者突然失去肌肉張力,從而引起頭部或身體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癱瘓,可以持續幾秒鐘或幾分鐘。輕者表現為說或含糊不清、口吃、手指無力拿不住東西;重者會引起膝蓋彎折,使人虛脫。
3.睡眠癱瘓。當人入睡或要醒來時暫時不能運動,持續幾分鐘。和猝倒類似,睡眠癱瘓可能也與REM睡眠和清醒狀態之間的過渡不充分有關。
4.催眠性幻覺。是指精神、夢境般的影像,通常很恐怖,常見于入睡時或發生睡眠癱瘓前。
治療嗜睡癥的四種方法
1.嚴格作息時間。在生活中要把握好作息時間,要按時睡覺,白天可有意識的小睡一會,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。實踐證明,對冬日里養成的生活習慣作適當調整,使機體逐漸適應氣溫上升的氣候,是解除嗜睡的關鍵一環。
2.多運動。平時可多參加體育運動,每天不少于一個小時,可進行適量的健身鍛煉項目,比如做操、跑步、有氧運動等,可有效蓋上生理機能,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,加速體內循環,提高大腦的供氧量,嗜睡就會緩解。
3.心理調節。憂郁癥是導致嗜睡的原因之一,抑郁癥患者,白天感到過于困倦的幾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。 因此患者要積極調整好心態或通過心理咨詢來調整,去除與發病有關的不良心理因素,避免精神刺激。
4.中醫藥療法。嗜睡可因氣血不足引起。中醫學認為,嗜睡多由脾虛濕困、氣血不足、或腎精虧損所致。由氣血不足引起的經行嗜睡,多見于素體虛弱的婦女,表現為少氣懶言,倦怠乏力,頭暈作眩,心悸不安。